Skip to content

MixLabPro/COMMUNITY_ARCHITECTURE

 
 

Folders and files

NameName
Last commit message
Last commit date

Latest commit

 

History

2 Commits
 
 
 
 

Repository files navigation

COMMUNITY_ARCHITECTURE

[ 社区架构方法 ]

1 / 全球化视野:

意味着需要关注全球各个领域正在发生的事情,比如DNA存储技术,国际化社群的运营,社交媒体的发声。

2 / 去品牌:

这个组织没有品牌商标,只有当我们完成一种文化的建设,得到组织每个成员的内心认可,对外有一种类似于新的职业(或者是一类人群)的称呼,比如:黑客、加密朋克、无边界学习者。

3 / 共创机制:

反对甲乙方关系,共创关系是我们所追求的。提供一种机制,设置不同的参与程度和对应的价值,让大家可以参与进来。共创机制下有一些组队的基本模式可以供参考:

创新的ABCDEF模型

——《菲利普•科特勒传》

激活器,activator:负责想出点子的人

浏览器,browser:检查这个想法是否真的是原创的、令人兴奋的人

创造者,creator:把这个想法变成一个可验证的概念,证明它是有价值的人

开发人员,developer:把这个想法变成一个物理原型或者一个业务模式的人

执行者,executor:具备启动新产品或业务的技能的人

财务官,financer:为上述所有的活动提供资金的人

4 / 孵化机制:

社区提供支持,孵化具有商业价值,或者是社会价值,或者是个人兴趣爱好的项目。

5 / API化:

成为插件,可以被融入任何生态、任何场景,适应各种形式的合作,工具无限:任何协作工具,都可容纳。

6 / 社区成员架构:

一个社区如果想让其健康发展,必然需要参考自然界里的生态系统,有超级个体,也有普通围观的群众,基于此,我们可以形成订阅用户、社群用户、持有ID的成员、核心运营团队等几种类型。每个阶段的用户可以有自己关心的事情,和自己能力范围可以参与的事情。

7 / 研究机构:

跨学科的研究,找出不同学科的交叉领域正在发生的创新方向,并且评估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。

8 / 交付物:

所有的机制都需要落地成交付物,而交付物可以包括以下几点:

1 白皮书、宣言、报告

由社区近2000名成员(持有ID)共同参与完成的白皮书(或者是报告)

2 课程

由社区核心成员发布的课程,比如《设计人工智能》、《艺术黑客》、《设计管理》、《元宇宙创作者》

3 开源项目

社区不定期精选、推荐成员开发的开源项目,见https://github.com/MixLabPro

4 初创公司、合作伙伴

联合足够多的创新力量,不管是公司还是DAO:PIX、AIUX、codejoy、vland、fabrie、fashionhack、一顿计划、TEA、XAcademy等等。

5 申请表

申请表的设置非常考验社区架构者的用户体验设计能力,表格需要简单、有效获取信息(比如我是谁、我可以提供什么、我需要什么)。表格里的每一项信息的填写都有对应的玩法,而不是仅仅为了填写而填写。

About

No description, website, or topics provided.

Resources

License

Stars

Watchers

Forks

Releases

No releases published

Packages

No packages published